今天马上还有两个面试,一个fidessa, 一个fb,leetcode再写几道刷刷手感。
在普林的最后一个学期总算让我有开心的地方了。我总算找到普林比umich好的地方了。umich 的ee方向之全,全美基本没有学校可以与之媲美。从device到architecture,什么都有。普林ee都太偏,device还不如说是应用物理系类,其他方向的带头的都没几个人,通信算夕阳产业,教授研究方向都偏machine learning;architecture只有一个人... 丸子拉夫... 几个做电路的有时候又没那么多钱,都在往交叉方向做。
这学期TA一门intro programming system,让我巩固了不少知识。这课真好,不是什么学校都有的,虽然给precept很占我时间,尤其是我又要找工作,又要写毕业论文,还想上点课的。 本来我TA Kernighan(对,就是awk当中的那个k)的333,但最后硬是被调到这门217,因祸得福。这课是很好的system的前修课,几个project都用C和IA-32写。从第一个DFA,到写个symble table,再到现在的buffer overrun attack和heap manager,以及最后要写个shell,给小本充分的工作量和知识量。很好地为后续的os做准备。相对而言michigan的101,280,281侧重的都是programming本身,算法和data structure,更本没有一门课能够很好地cover programming system (virtual mem layout, heap manager, IA-32, buffer overflow, etc. ),但cover了这里的126,226.像370这种课用LC2k写个assembly,特么有个毛用,所以直接导致我两年前general课题的时候x86都是重新自学的。所以umich的后续OS课只能算是interface programming课。用unix提供的interface编几个程序而已,主要是没有bootloader, process/thread scheduler, file system的细节实现。开玩笑,大普林是Larry Patterson带出来的,operating system是传统学科。后续那个李凯,呵呵... 山东硬汉... 外籍院士...你倒是多带几个学生呢...别只顾着自己的公司阿...
每次上217,老师还都特地要向学生强调,大普林的Von Neumann architecture比harvard architecture 成功很多......但特么为什么你现在architecture那么弱呢....真是和industry太过脱钩确实不好。所谓的princeton architecture只是个理念而已,正真的大工程是需要许许多多micro-architecture的implementation的。丸子拉夫来之前连门像样的大规模写verilog的课都没有,现在的verilog project也是从cornell adapt过来的。 这课不错。但是umich的那门470呵呵... 那真的叫好。
恩,总结总结,对后来人或许有帮助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